1、白菜病毒病
白菜感染后首先表現葉片顏色深淺不一,隨后,病株新葉扭曲畸形,在葉脈上出現褐色壞死斑點或條紋。感病嚴重的植株出現矮化、畸形、不能結球。感病較輕的植株雖然能夠結球,但新葉上出現灰黑色斑點。在幼苗6—7葉期間,由于植株抗性較低發病重。而8片真葉以后,一般不再感病。
防治:病毒病的防治要抓住在7葉以前,可噴灑蕓薹素內酯1500倍液、病毒A混加寧南霉素或菇類蛋白或病毒清等。
2、白菜霜霉病
感病葉片正面出現淡綠色病斑,后變為黃褐色病斑。在葉背面出現霜狀霉層,最后葉片變黃干枯。霜霉病在高濕而涼爽的環境條件下發病重。一般9、10月份,氣溫開始降低,多雨、多露、晝夜溫差大的情況下,病害容易流行。另外,大水漫灌造成田內低溫高濕的小氣候也容易發病。
防治對策:可選擇的藥劑有75%百菌清(達克寧)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72%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25%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噴藥時一定要注意噴灑葉的背面。一般間隔5—7天連噴1-2次即可。
3、白菜軟腐病
大白菜軟腐是由細菌侵染引起的,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。侵染期較長,即使在采收后也會因二次侵染,產生嚴重危害。
田間癥狀為:包心期開始發病。發病初期,植株出現中午萎蔫,早晚恢復。幾天以后,隨著病情的加重,外葉萎蔫癱倒在地,葉球露出,出現脫幫現象。葉柄基部至根莖部腐爛。腐爛部分有難聞的臭味。最后除表皮和內部維管束外,全部組織腐爛如泥,僅剩下少量的病殘組織。
防治措施:發病前用72%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混龍克菌或噻菌銅噴霧預防,在苗期和蓮座期各噴一次。發病后及時噴灑琥膠肥酸銅800倍液或銅高尚或新植霉素等進行防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