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女同車,顏如舜華,將翱將翔,佩玉瓊琚。彼美孟姜,洵美且都。有女同行,顏如舜英,將翱將翔,佩玉將將。彼美孟姜,德音不忘。
初次讀《詩經》看到這首《鄭風.有女同車》時,對詩中女子充滿了美好的想像:該是如何撩人心魄的美麗女子呀,她嬌媚的容顏像春花一樣綻放,裙衫上的佩玉晶瑩閃亮,隨著歡快輕盈的身姿叮叮作響……從衣飾來看,此佳人應為貴族名門閨秀,受過良好的禮儀教育,品端行正氣自華。可是,你看她見到綠樹成蔭、繁花似錦時,忍不住下車賞玩,蹦兮噠兮,歡快如奔跑嬉戲的小鹿,其樣子又像鄰家小妹,純真、陽光、熱情,憨態可掬。
同為女子,聯想至此,都免不了心動,想那同車男子,彼時更是心旌搖曳、情動不已了吧。
由此也好奇,詩中“舜華”到底是何花,能將高貴、雅致、純真、熱情等特點集一身,用來比擬這位光彩奪目的美麗女子?
待查了資料后,不禁大跌眼鏡:居然是它!我心心念念的“舜華”居然是木槿花!
對于木槿,我是再熟悉不過了。在幼時比貧窮的物質生活還要“貧窮”的精神生活中,養花的人家簡直就是異類,就是奇葩。有幸的是,爺爺就是這么一朵奇葩。舊時爺爺是開店的,初時應是為了招攬生意,取悅客人,后來養著養著,就成了習慣,成了愛好。老家四合院的花墻上置放了大大小小的各式花盆,種植了迎春、金桔、石竹、文竹等花卉,花墻下種了月季、竹子、葫蘆等植物,其中,就有一棵開粉花的木槿。
爺爺的花草,是不容別人“染指”的,澆水都不允,必他親自侍弄,誰動誰會招來一通責罵。可唯獨我,唯獨迎春和木槿,悄悄摘幾朵,爺爺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視若不見。現在想來,除了疼愛小孫女兒,還因為這兩種花開得太過繁復稠密了,摘上幾朵相當于疏花了吧。
記憶里的木槿花,與想像中的“舜華”毫不沾邊,與“高貴、雅致、純真、熱情”等字眼也毫不沾邊。在我看來,她就是質樸的、可以摘幾朵嘗嘗什么味道的一樹繁花。
她應是羞澀無爭的,冬去春來,杏花、櫻花、海棠、桃花、梨花……開得此起彼伏,熱熱鬧鬧,你方唱罷我登場,在大好春光里爭奇斗艷、百媚千嬌,此時的木槿,一副超然淡泊、置身事外的姿態,伸展著光禿禿的枝條,慵懶地曬著日頭,依舊做著她的深閨大夢。
春近尾聲,忽一日,和熙的春風吹醒了木槿,她這才不慌不忙地抽出嫩芽、綻開綠葉,直待初夏時分,仿佛一夜之間,就花開滿樹了!
木槿花開時,天氣已經很暖了,似乎是蘊藏了一整個春天的力量在一剎那間迸發了,每個枝條都綴滿了花朵,資料中介紹木槿花“朝開而暮落”,每朵花只開一日,小時天天守著,卻并不知,因為每天看到的,都是滿樹的花,又因開得過于繁茂,時常摘下一朵,一片一片撕扯它粉色的花瓣玩一種花語游戲,或者丟進嘴里品嘗她沒有異味也并不香甜的花瓣,并不覺得憐惜。直到某一日聽見多識廣的鄰居大伯說木槿花可以做蛋花湯喝,味道鮮美,才不再撕扯著玩,而是央媽媽做了一碗蛋花湯。記憶中的木槿蛋花湯,有些清爽滑膩,并不太符合幼時我的口味,也因為當年木槿花“易得”、雞蛋“不舍得”,只做一次便罷了。
因對于“舜華”的好奇和對花草的熱愛,查看了木槿花的相關資料,獲知自古以來花就被當作一種,吃木槿花早在《》中就有記載,汀州人用木槿花和稀面和蔥花,下鍋油煎、松脆可口,俗稱“”、“花煎”。山區的居民用木槿花煮豆腐吃,味道十分鮮美可口。到了講究美食、盛行鮮花宴的當代,木槿花更是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食材出現在餐桌上了,酥炸木槿花、肉絲木槿花、木槿砂仁豆腐湯、木槿花鯽魚、木槿花豆腐羹、木槿花粥及木槿花茶冰糖飲之類,無不把人們對美食的熱愛和創造發揮到了極致。
木槿花還是一味藥材,有清熱涼血,解毒消腫等功效,于盛夏晴好之日,采清晨半開之花,曬干,便得一味良藥,主治尿血、痢疾、白帶等癥。
萬沒想到,小時候被我輕慢的木槿花居然好處多多,除了能藥用、食用外,她耐干旱、耐瘠薄、耐寒冷、耐半蔭蔽,因而廣為種植,且可以粗放管理,其花色繁多,花期又長,從6月直到10月潑潑辣辣地花開不斷,實在是園林綠化中的好樹種。也或許正因她廣植易養,極為常見,我才覺其普通以至輕慢吧,人類的通病。再一個原因,就是小時候見的木槿花是粉色單瓣的那種,等長大后見的多了才知道木槿花有很多品種,有很多還是很驚艷的,小時候犯了“一葉障目”的錯誤。
倏爾間,不覺春暮,又將夏至,又將到木槿花開時節。且待木槿花開,單瓣的,重瓣的,紅的,粉的,白的,紫紅的……約一二好友,一起賞花、品花、食花,讓這個夏天因木槿花而多姿多彩,別有風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