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栽培技術如下:
1、選用良種
選用中綠1號、安岳油綠豆等優良品種。
(1)、中綠一號:該品種為大莢大粒型,籽粒明綠、皮薄,商品價值高。蛋白質含量23%,株型直立緊湊,株高80厘米左右,分枝4.5個,主莖13節,植株生長健旺,抗逆力較強。單株結莢16.2莢,每莢10.2粒,結莢集中,不炸莢,成熟期一致,百粒重6.6克,全生育期75天,畝產70公斤左右。
(2)、油綠豆:該品種色澤油綠,易煮化渣,無石豆。分技4.2個,主莖 11節,株高 76cm,單株結莢 16.5個,每莢 11.2粒,百粒重 6.7克,莢大粒多,結莢集中,商品性好,全生育期75天,畝產80公斤左右。
2、種子處理
綠豆種子中常有部分籽粒細小、顏色較暗、種皮粗糙、組織堅實、吸水出苗困難,稱為“硬實”或“鐵籽”。為提高出苗率,可將種子浸泡一夜,然后播種;也可把種子放在簸箕里,攤一薄層,用硬石塊來回磨擦,將種皮磨破后播種。
3、適時開溝播種
綠豆苗期不耐漬,播種前應開好三溝防漬害。凈作和果林地/綠豆間套作在5月上旬播種,薯/豆間套作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及時整地,打好薯廂,搶時搶濕播種。綠豆畝用種量1.5~2公斤,行距 40~50厘米,株距35~40厘米。畝播3200~3400窩,每窩4~5粒,定苗2~3株,早熟或株型緊湊的品種畝定植8000~10000株,晚熟或枝葉繁茂的品種以7000~8000株為宜。
4、施用種肥
綠豆的生育期較短,一般宜在前作多施有機肥,播種前不施底肥,但應施用種肥。種肥以磷、鉀為主,多用灰渣肥和草木灰,一般畝用過磷酸鈣20公斤加灰渣肥1000公斤混合蓋種。
5、田間管理
(1)、間苗定苗及中耕除草
綠豆出苗后及時查苗,缺苗嚴重的地塊,要及時浸種,坐水補種。兩片單葉出生時應及時間苗,綠豆封行前中耕2~3次,第1片復葉展開后,結合間苗進行第1次淺耕,第2片復葉展開后定苗并進行第2次中耕,分技期結合培土進行第3次中耕培土,護耕防倒、排水防澇, 促進土壤疏松通氣。
(2)、適時追肥
開始出現復葉時,植株需肥量逐漸增加,但根瘤尚未形成,應看苗追施苗肥,一般畝用尿素2~5公斤兌豬糞水1000公斤淋施。花莢期為保花增莢,可進行葉面噴肥l~2次,一般畝用1~2%過磷酸鈣浸出液或0.2%磷酸二氫鉀溶液40~50公斤均勻噴霧。
(3)、防漬防旱
綠豆苗期耐旱怕漬,應抓好清溝排漬工作。花莢期需水較多,受旱則花莢脫落嚴重,對產量影響很大,此期遇旱應及時澆水抗旱。
(4)、及時防治病蟲害
綠豆幼苗期易遭受地老虎、蟋蟀危害,生長中期有蚜蟲、紅蜘蛛危害,花莢期有豆莢螟、豌豆象等害蟲危害,應注意選擇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及時防治,確保綠豆品質。
6、適時收獲
收獲籽粒的綠豆,宜在豆莢變黑、籽粒硬化時收獲。植株不同部位的豆莢成熟不一致。易裂莢的品種,采用人工分批采摘;不裂莢的品種,在全田三分之二以上豆莢變黑時,一次帶桿收獲。綠豆收獲后應及時曬干脫粒,然后將種子揚凈曬干、入庫貯藏。
